际华资讯

际华3542:柔肩担重任 巾帼绽芳华

发布日期:2021-03-05
作者:际华3542公司 李淑敏

       三月的蓓蕾绽放早春的第一抹殷红,新时代女性的诗行演绎着奋进的感动。际华3542公司后纺车间的女职工们站在新起点,用激情和汗水演绎“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故事,以柔肩担重任,在岗位绽芳华。
       勇挑重担显担当。“班长,C14.5的细纱快做完了。”“好,我马上来处理。”说着,轮班长熊美甜立即走向细纱工序推来了几筐纱,避免了待料。“教练,我的管仓里发现了其他品种的空管,会不会有错支?”“好的,我来仔细检查一下。”教练吴珊珊用荧光手电筒把车上的筒纱全部照了一遍,发现没有异常,舒了一口气。随着退休人员增多,为了缓解生产压力,从2月中旬起三名全自动小组长主动请缨下沉到一线挡车。这样一来,原来小组长的日常工作便分配给了班轮班长和教练工。在这六名轮班管理人员中有五名是近两年新上任的,愈加繁重的工作对她们来说,既是考验,又是磨练。班中,她们既要安排生产、协助改支,又要搞好交接班工作,把关筒纱质量,处理班中坏车、待料等问题,还要记录车位表、收坏纱、掏回丝、量体温、发口罩、换吃饭、推地……她们从上班一直到下班十几个小时,忙得嗓子干得冒烟了,也顾不上喝口水。“教练,快下班了,坏纱还没收走呢。”“班长,交班的返筒备用纱还没拉呢。”“班长……”各种事情一件接一件,她们没有丝毫的抱怨,而是默默地擦擦头上的汗,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每天忙碌的工作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们用看似柔弱的肩膀担起生产的重任,如同绽放在春日里的腊梅,执着、坚强。
      立足本职勤奉献。“常冬梅,今天小李不舒服,你帮他收几车纱。”“好的。”“董凤琴,倍捻关车了,你到全自动24#挡车。”“收到!”在后纺车间,总有这样一些默默无闻的姐妹,如常冬梅、董凤琴、李淑华、喻艳荣、邓君秀……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从20芳龄干到50知命,从一束青丝到满头花发,把美好的青春韶华全部奉献在三尺弄档里。收筒工常冬梅历来被大家尊为“老黄牛”, 她虽然个儿不高,收起纱来却一个赛俩儿,套内膜袋、码堆,态度认真,动作娴熟,不仅活儿干得又快又好,而且严格把关筒纱质量,错支错管休想逃过她的“火眼金睛”。董凤琴是公司的“元老”,进厂30年来,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了不断适应公司新发展格局,她不断学习,转变观念,把公司倡导的精益理念根植于心,一言一行折射着四二老员工的敬业与奉献。由于她责任心强,被一直安排在参观通道挡车,这对现场的要求更严格,她在保持产量居高不下的同时,始终保持机台周围地面整洁干净、纱筐码放整齐,还时不时趴在地上查看车底有无掉纱管,确保质量。“边车代表我们车间的形象,地面清洁、现场各方面我都会尽力做好。”朴实的话语折射出后纺人的无私与坚守,如同盛开在早春的玉兰,高洁、挺拔。
       齐心协力创高效。“姚建华,杨明勇,你们俩2月份的产量又是最高哦!”班长兴冲冲地来到全自动25#机台,高兴地说。自络筒工序实行两人看三台车以来,各班组涌现出了一对对“黄金搭档”:姚建华和杨明勇、陶艳丽和贵金秀、李淑华和赵林……两个人看三台车,工作量增加了一半,接班贴标签、拣管子,班中喂纱、处理红灯、维护现场、查质量,下班做清洁,每一项工作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既要有明确的分工,更需要密切的配合。不管是严冬酷暑,还是早夜班,她们披星戴月,总是提前一小时到岗。为了提高产量,她们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操作水平,班中腿脚一刻不停地跑,及时处理红黄灯;为了保证质量,她们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班中不敢开半分钟小差。翟光丽和谢艳伦搭档两年多来从未红过脸,发生过争执,她们在挡车时各尽所能、不拘小节。谢艳伦业余时间多,她就主动多贴一台车的标签;接班时,翟光丽贴好标签后快速检查三台车的质量,然后一起攸备用纱。翟光丽是操作能手,但她不因自己操作好自居,她喂纱、处理灯毫不偷懒。柴春艳和柴小艳两姐妹搭档更是配合默契。接班时,你推地,我整理现场纱筐;交班时,你做清洁,我打粉记;班中的大纱筐两姐妹一起抬上车,喂纱、处理灯两姐妹不分你我。她们挡的机台效率总是最高的,引得同事啧啧称赞。这一组组“搭档”们每天铆足了劲,既斤斤计较比产量、比质量、比现场,同时又齐心协力抢产量、提质量、创高效,保证车间各项指标顺利完成,她们就像微风中摇曳的并蒂莲,同心,齐力。
       阳春三月,是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季节,是心与梦想共同飞翔的季节。在后纺车间,这些绽放的“铿锵玫瑰”正用行动诠释了“巾帼担当”,任梦想乘风破浪,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