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资讯

际华3506:“老革命”的“闪光点”

发布日期:2021-05-31
作者:际华3506公司 赵悦仁

       3506工厂是一个老牌的军工厂,从49年到70年代初,工厂的主要领导都是由德、才兼优的老红军、老八路来担任。他们为3506厂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我只想把他们留下来、令人难忘的“闪光点”作些记述。
 
孟监委招聘人才
       孟进同志(女)是3506厂第一任党务工作者(当时称“监委”,1952年之前,工厂党组织还未正式公开,党在企业的工作职能由“监委”领导实施)。在工厂1949年12月开工不久,企业从生产、设备到管理都急需各类人才,孟监委立即带人北上、南下,先后到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招聘人才,并陆续从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招聘了黄懋京、候金桥和卢付勇、吴敏生(女)等一批充满革命激情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学的经济管理、财经等专业,给工厂管理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也为工厂的各项管理提升奠定了基础。孟进同志亲自为这些“宝贝”安排住宿和办公室。这一批知识分子很快与老同志打成一片,共同商讨企业基础管理等问题,提出很多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等措施,这对改进供结制实报实销的传统模式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试行的经济核算管理办法,直接推进到“班组经济核算”环节,并纳入劳动竞赛考核内容。一时成为当时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军需系统中大力推广,很好的发挥了知识分子的作用,推进了企业现代化进程。其中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的黄懋京同志
       孟进同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自己动手。当时厂部只有我和通讯员二人。工作总结、报告都由孟监委亲自执笔。写前我负责收集素材,交给孟监委。监委写完材料后由我复写三份,上报两份留一份存档。我从孟监委的工作中学习到不少东西,特别是她那严谨、认真的作风和领导的表率作用。
 
张厂长借钱给普通工人
       工人向厂长借钱,此事发生在50年代的3506工厂。
       3506厂首任厂长张胜魁同志,是个老八路,延安大生产时期的劳模,解放军四野南下解放武汉时,张胜奎同志带领150余名干部和工人从东北来到武汉,完成接收国民党联勤总部被服总厂后,成为新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军区军需部一局被服厂”厂长。张胜奎同志工作之余喜欢串门,有时牵着孩子到工人宿舍和工友下棋,偶尔赶上吃饭,就在工人家里吃上一顿。但是,他对工作要求是很严格的,他碰上迟到的工人,一定问清楚原因,对实在有事他可以谅解,对于“懒散”除耐心教育,还用手牌肩膀说“年轻轻的要改掉懒散气”。
       一天晚上,我们都看篮球比赛,突然,有一位青工名叫孙贵,个头不高,模样也挺逗人的,近而立之年,未婚。
       张厂长:“小孙贵也看球”。小孙点头,便坐在厂长身边说:“我是有事请厂长帮忙的”。接着就告诉厂长“我下个星期结婚,还差点钱,请厂长借一点”。厂长停了一下说,结婚是个大事,我定会借给你。并笑着说:“借钱可要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明天你到我办公室咱们具体谈”。据说,张厂长借给小贵30多元钱。小孙婚后不久就还了钱,一再表示感谢。
       事情虽小,反响很大。当时有些工人说,这小子胆子够大的,敢向厂长借钱。更多工人感慨万千:这就是新社会!这就是我们工人和厂长情如手足的关系!看来,如此的干群关系一时,“小孙向厂长借钱娶媳妇”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周书记“拨饭”给搬运工
       周冷波同志1951年开始代任3506厂政委。她是省港大罢工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曾在国民党南京监狱坐过牢,腿患较严重关节炎。59年自然灾害、粮食紧张时期,厂党委曾作出:领导干部与工人同吃、同劳动等有关决定。干部和工人混合编桌,在大食堂吃饭。
       在周政委的餐桌上,有不同车间、不同工种职工,还有科室干部。当时,吃的叫“双蒸饭”(即将米通过蒸汽膨胀,显示多一些了,好饱肚子)。吃饭前交流,周书记发现坐在她身边的一位工人是打包车间的搬运工,重体力劳动者。一人一钵“双蒸饭”送上来。周书记二话不说就把自己二分之一的饭拨给搬运工人。搬运工人说什么也不接。周书记反复说:“你的工作累要多吃些饭,我在办公室有一半就够了”。此举感动一桌人,大家说,既然书记一定要拨饭给你,你就吃了吧。她几乎天天将自己的饭拨给工人。
       搬运师傅感动的不得了。搬运工作是每天从打包车间装满板车运到成品库。过去,一般到上午11时左右就准备吃午饭不送成品了。周书记“拨饭”,调动了工人积极性,上午剩半小时,也要抢时间再运一趟。此新闻当时曾在武汉《长江日报》上登载。
 
李书记又把关、又导演
       3506厂党委书记李兰波同志是一位具有资深部队文艺工作背景的老领导。“八一”制片厂几位著名导演都是她的老战友。
       厂“五一”俱乐部是李书记业余时间必到之处。在厂党委关怀下,尤其在李书记亲自支持和帮助下,俱乐部活动内容从电影、球类、棋类,发展成有京、汉、楚、豫、歌、舞、话剧和曲艺等多种形式文艺种类,工人称之谓“3506民众乐园”。
       李书记对文艺演出要求做到“三健康”:剧情健康、语言健康、表演健康。对业余文艺骨干要求做到学习好、生产好、演出好。要摆正主业和业余的关系,既是生产的骨干,又是业余文艺骨干;摆正专业余业余的关系,要向专业文艺工作者学习,又不能攀比了要根据“业余”特点,对服装、道具、乐器等从实际出发,坚持勤俭办事,为我们自己对工厂节省每一分钱。
       李书记非常支持职工的业余文艺创作,对一些曲艺项目,边看演出边提出修改意见。对传统戏目爱之有加。对于业余文艺骨干表演的唱腔、形体和伴奏等都能做出很专业地指导。为提高演出效果,还派少数骨干去专业剧团学习。李书记的幽默语言,常常引起一片笑声。俱乐部不仅是排练、演出的舞台,也是李书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舞台也成了党和群众紧密联系的工作平台。
       厂俱乐部灯火辉煌,欢声笑语,官兵一致、干群通框,团结幸福的场景令人难忘,激励我们继往开来,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