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资讯

《中工网》谢松军:永不止步的“制鞋大师”

发布日期:2017-03-23
作者:中工网

“制鞋大师”谢松军

人物检索:谢松军,1963年9月生人,现为新兴际华集团际华三五一三实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获得各项授权专利50余项,先后获得新兴际华集团鞋靴研发制造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三等奖、西安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及公司“特殊贡献者”荣誉称号。

新兴际华三五一三实业有限公司,1938年创建于革命圣地延安,是我军最早建立的从事鞋靴研发制造的军队服务保障型企业,先后承担了建国50周年、60周年阅兵鞋的生产任务,“巡洋舰”产品先后获得美国匹兹堡国际博览会金奖、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军队名牌产品等多项殊荣,年产各类皮鞋200余万双,远销东南亚、拉美、非洲等世界多个国家……在这样一家历史悠久的军需企业里,谢松军默默坚守制鞋行业36年,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制鞋大师”。

最难忘:拿下“烫手”的订单

“那会儿的日子可不好,企业连年亏损,在军需部举行的军品招标会上,公司一双产品任务都没有揽到,可以说是无米下锅的状态。”谈起当年面对的困境,谢松军感慨连连。2003年底,一个53.435万双、总价值3300万元的外贸订单走进了公司领导的视线,“这个订单看似一个大蛋糕,其实是一块鸡肋,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原来,按照工厂当时的生产能力,在要求的限期内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如果完不成任务,对方将索赔;即使加班加点完成了任务,因为每双鞋的平均单价只有60元,也可能落下个赔钱赚吆喝的结果。“别人觉得困难多,不敢碰,我们偏要解决掉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在诸多质疑声中,公司接下了这个“烫手”的订单。

订单就是冲锋号!全厂各部门迅速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使尽浑身解数努力降本增效。当时还是工厂五车间主任的谢松军就承担起技术创新的重任。他带领技术人员两次到天津对无钉绷楦新工艺进行考察学习,回来后只用了10天,就使这项工艺试验取得成功;他大胆试验,用马钉枪代替手工缝线接条头取得成功,使原接条头工序所需的7人减少到3人;他改革固特异生产线工艺,简化原绷帮工艺,改传统的带钉绷帮为先进的无钉绷帮,使原来需要至少49人的绷帮过程,减少到只需要21人,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生产周期;他制定出多套解决方案,经过3天2夜的奋战和数十次的试验,终于研究出通缝沿条对接工序,机打钩钉工艺,彻底淘汰了手工接缝沿条方式,劳动生产率比之前提高了3.5倍……大刀阔斧的技术革新提升了工厂制鞋生产能力,简化了工艺程序,大幅度节约了人力成本,保证了外贸鞋生产的顺利进行。“这次订单的顺利完成,是我们厂各部门协力合作和辛勤劳作的结果,是我们厂走向市场的‘试金石’,奠定了我们厂后来发展的基础。”


谢松军在工作中

最骄傲:德士马智能化生产线顺利上马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公司的设备、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只要想前进,就会遇到新问题,靠吃老底儿肯定是不行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谢松军带领公司技术人员主动出击,加强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大力引进“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鞋靴研发制造体系”。

“德士马是制鞋机械设备领域的先驱, 这个名称在制鞋领域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这种世界先进的制鞋流水线我们公司就有三条。”说起德士马,谢松军自豪地介绍起自家的宝贝来。“不是说有钱买回来这个设备就可以了,如果提前没有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如果没有细致地反复调试,设备很可能会‘水土不服’,就可能长期出不来效益。”原来,在2008年引进第一条德士马设备生产线前,谢松军就带领着技术团队已经模拟运行了两年。“1000多万一台的设备,我们必须胸有成竹了才敢上马啊!”2006年,谢松军带领着技术团队到厂家考察德士马设备生产线,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回来后,对自己企业的模压机进行改造,经过反复的调试,达到模拟生产双密度产品的效果。“在这个土设备上,我们一练就是两年,最终达到了熟练掌握的程度,为德士马生产线上马奠定了基础。”果然,在2008年德士马生产线一上马,当年就顺利产生效益,第二年,公司又引进了1条德士马的生产线。“2014年,我们花2000万引入一条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士马全自动智能生产线,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技术水平,使公司跃居制鞋行业的前列。”

最挂念:绝活不能成了“绝”活

“一个人再能干,就算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子?但现在的年轻人,仰望星空定大目标的多,脚踏实地辛苦搞科研的少,我真怕我们企业积累下来的这些绝活都成了‘绝’活。”谢松军不无担忧地说。

为了做好技术上的传帮带,谢松军可算是煞费苦心。他牵头成立了公司技术研发中心,通过从各车间选拔员工和招聘大学生,组成公司的技术团队。他总结自己30多年的技术心得、经验和“绝招”,毫无保留地耐心传授给学员,为公司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公司整体技术实力有了大幅提升。

“谢师父教授的知识比课本上的还要好!”已经成为技术研发中心骨干的杨轩这样介绍道。一次上课时,杨轩发现谢师父在设计样板时,有一条基准线的标注同课本里教的不一样,班后,她依照课本里的方法重新标注,再和师傅的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师傅的标注法不但简便,而且更利于帮样曲翘的控制。从此,这帮年轻的学员们对于师父的高超水平更是佩服不已。

经过多年的建设,公司于2014年被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技术中心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研发能力最强的制鞋技术研发中心。

近年来,3513公司也加强了与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大中专学生实习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在谢松军带动下,校企先后合作完成“高端功能鞋靴智能研发制造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基于鞋靴网络定制的脚楦匹配专家系统的建立”“常服鞋舒适性研究”“电加热鞋”等项目,校企合作成果显著。

“只有让所有技术人员都拥有过硬的本领,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企业发展。”为制鞋,谢松军永不止步,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了一名制鞋技艺的传承者,也成为一名新时期鞋业“大国工匠”的践行者。

文章来源:中工网http://character.workercn.cn/370/201703/22/170322163854004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