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资讯

中国政协报:78块小帆板聚变成巨轮

发布日期:2011-03-27
作者:际华

 


78块小帆板聚变成巨轮
——全国人大代表、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刘明忠谈文化融合


       十年前,新兴际华集团的前身是分布于全国近30个省市区的78户军需企业事业单位,如同市场浪潮中的小帆板,随时都会被巨浪吞噬;
  十年后,新兴际华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实现利润26亿元,EVA值5.4亿元,依托新兴铸管股份和际华股份两家上市公司,成为世界领先的球墨铸管制造商和国内最大的后勤军需供应商,宛如汹涌商海中的巨轮正扬帆远航。
  是什么力量让这78块小帆板聚变成一艘大轮船呢?
  全国人大代表、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刘明忠的回答是:文化融合。
  据介绍,2000年10月,为实施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军队保障性企业移交地方管理的重大部署,经中央军委批准,以新兴铸管股份为核心企业,“打包”重组了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大大小小77户军需企事业单位成立新兴铸管集团。当年该集团营业收入不足70亿元,盈亏相抵后净亏8100万元。刘明忠说,只有文化融合才能让“时间跨度长、地域分布广、行业企业多、操作难度大”的重组整合真正成功。
  刘明忠介绍,十年改革发展过程中,集团将文化融合与战略规划、资产优化、业务调整、管理整合同步推进,同步实施,做到集团重组整合到哪级,集团文化就延伸到哪级;兼并收购到哪里,集团理念就弘扬到哪里,用文化因子把集团上下链接成一个统一整体,实现文化融合效应“1+n=1”,战略重组效应“1+1〉2”。
  刘明忠用再造共同渊源、营造共同氛围、缔造共同价值、打造共同愿景这“四个共同”来高度凝练新兴际华企业文化融合的体验。
  刘明忠所说的“共同渊源”,当然指的是军队渊源。无论是核心企业新兴铸管股份,还是行政接收的70多户军需企事业单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背景,那就是“姓军”。如何增进“军队一家亲”?新兴际华集团每年都会以纪念建军节为契机,组织规模联谊活动,使老军工令行禁止的执行意识、顾全大局的协同精神进一步激发和强化。从2005年起集团按所辖企业主营业务划分成冶金铸造、轻工纺织、工程机械、置业商贸四大板块,并在集团内部营造了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竞合氛围。着手建设统一的价值理念系统是新兴际华文化融合的另一举措,“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核心理念已经成为集团文化重要特质。
  刘明忠认为,无论是内部整合还是外部兼并,要想赢得目标企业和员工认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一个“共同发展愿景”。自2008年开始到2010年12月,新兴际华历经“三上三下”,勾绘了“做强做优八大基地,确保实现三个翻番,打造世界一流强企”的发展蓝图,特别是“实现三个翻番”(营业收入、利润、员工收入翻番),让员工共享集团改革发展成果,构筑“同心致远”的共同理想。
  文化的力量也让新兴际华尝到了甜头。2003年以来,新兴际华先后成功对外兼并了芜湖钢铁、新疆金特、黄石新兴等不同背景企业10多户。芜湖钢铁并购改制为芜湖新兴铸管公司后,通过文化融合、管理整合、机制植入、干部派驻等措施,让一个濒临破产的老国企焕发青春:8年间主营业务收入由3.8亿元提高到126亿元,实现利润增加到6.5亿元,目前占全集团效益的1/4强,被安徽省政府誉为“国企改制的样板、重组并购的典范”。
  刘明忠告诉记者,伴随着“十二五”发展目标的确定,原有的“新兴铸管”这一名称已经不能包容新时期的发展,经国务院国资委同意和国家工商总局核准,2011年1月15日,新兴铸管集团正式启用“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这一新名称,推进4个业务板块统一使用“新兴”和“际华”2个商标,塑造“一个大家庭、两个主品牌”的整体品牌形象。这也许是新兴际华推进文化融合的又一举措。新兴者,强而久也,际华者,大而美也,对于新兴际华人来说,这次更名行动,显然包涵对未来的更多寄托与共同理想。 

本报记者吕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