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品牌

对选树工匠的几点看法

发布日期:2017-12-13
作者:际华3521公司 董良平

       从企业微观上说,要实现持续发展,离不开工匠。因为工匠身处企业的关键生产岗位,这个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直接关乎产品品质。同时,工匠自身显现出的“工匠精神”将引领着企业和职工的价值取向。从国家宏观上说,要将“中国制造”打造成高品质的代名词,需要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大国工匠的努力
       因而,大国工匠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人才基石
一、选树工匠的背景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时强调: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养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2017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委员就聚焦加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话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围绕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进行了建言献策。
       2017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会议强调,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全总于2016年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在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中作用的意见》以及出台的《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
       我列举了党和国家、全总作出的这些决定,其目的是:聚焦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是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体制和机制,以“大国工匠”的塑造引领产业职工队伍的转型发展,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力量。
       在全总改革试点方案中,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基层工会坚持“维护核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的重要着力点。
二、选树工匠的三个要素
       我觉得新时期工匠的合成,应当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工匠个体,二是精湛技艺,三是工匠精神。
       工匠个体。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可理解为“手艺人”,即具有专门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当今社会对工匠的理解除了包含上述工匠外,还专指技术工人或普通熟练工人。从党和国家及全总的要求和“2025中国制造”的目标看,工匠个体应当是从事实物设计和制造的产业工人。
       精湛技艺。具备工匠资质的人,必须在一定的领域、行业、范围内拥有精湛的技艺,并且是独门的技艺,是别人无法解决问题的技艺。是一定领域、行业、范围内技能竞赛的佼佼者。《大国工匠》里介绍了8位平凡又伟大的人:1.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2.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3.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4.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5.青岛四方机车高级技师宁允展、6.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7.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8.“两丝”钳工顾秋亮。再如晨光集团王南石和我们公司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李金保发明的多种原料划料法。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的典范。
       工匠精神。一方面工匠本人通过精湛技艺的运用所体现的精神,是否符合时代需要,是否折射出正能量。另一方面,工匠本人在思想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方面是否是个好公民、好工人。我的理解是:工匠精神则是指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品质,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一丝不苟,勤于钻研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等职业精神。
       提到工匠精神,就不能不提到工匠个体。因为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工匠精神的全部内涵。选树一个工匠,就不能不聚焦工匠身上是否蕴含着工匠精神。只关注技艺层面,而偏颇精神的展现,就不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真正的工匠。
、工会在选树工匠中作用
       工匠的选树,具有国际、国家、行业或一定领域的选树标准,特别是技术层面的标准,这不是我们工会能做的工作,做了也做不好。工会要在选树工匠中发挥作用,我个人认为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主动参与,建立完善机制。工会通过职代会代表提案、集体协商制度、党政工联席会等形式,督促企业建立完善技能人才管理办法、技术能手评选与管理办法、职业技能管理办法、职工技术创新管理办法、劳动竞赛管理办法、技能人才考核激励等机制,从而从中选树企业的工匠。同时,要完善激励机制,在收入分配上体现工匠的价值。企业或可以发放工匠特殊津贴、或可以提高岗位工资级别、或可以领取项目提成、或可以获得技术参股。
       二是主动作为,搭建展示平台。深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包括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工作室等。问题是工会要加强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和流程,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重点是督促定期组织成员开展活动,放大职工创新工作室职能和效应。强化合理化建议和小改小革活动,挖掘放大其中的技改项目、技改办法、技改成果效应。举办技术比武,练绝活、出实招。有针对性地做好一对一的“传、帮、带”的复制工作,实行记实、档案、跟踪、奖励等工作。引导技能人才在生产中进行个性化定制培养独特的生产技能。主动组织技能人才参加各个级别的技能大赛,展现技艺。
       三是营造典型氛围。一是通过各种途径做好选树工匠的宣传工作,告知职工特别是技术职工,党中央、政府、工会、社会、企业都高度重视工匠人才,引领职工正确的复合时代需要的价值取向。二是宣传大国工匠、行业工匠、省市工匠的先进事迹和工匠精神,宣传本企业技术工人钻研技术、运用技术的先进事迹和职业精神。三年是对技能人才在生产中表现出的技能,工会尤其要加以提炼,要冠以某某工作法进行宣传推介。